|
|
|
|
|
|
|
七世皇陛下御駕進德學校御照 |
綸 音 朕深謝民眾位以真誠懇切之意歡迎朕。朕此次所以親臨各華校參觀者,乃慾以朕之善誼,宣示於旅暹華僑,及宣示朕滿懷好意之厚望於公等所辦之學校。夫華人辦學之初衷,不外慾使其子孫若輩得識中國文字及倫理道德,以便將來營謀商業,及其他有益之事業,除教授中文之外,尚加教授暹文以明暹羅風土人情,準是以觀,華校之為益甚大,蓋因已使兒童有學識,以便將來營謀生計,商業之運用兼能諳悉暹羅情況,促進中暹之情誼及團結。究其實暹羅與中國民族,固兄弟之親也。故暹人與華僑所以素來相安,和諧無間。朕無他希望,不外慾華暹人仍舊融合和好,並持永久,想諸公等亦當與朕有同感並垂訓於子孫,共秉此意。 至於公等所辦之學校,當訓練學生愛護泰國,尊崇皇室。因公等在暹創有基業,受暹羅政府善意之保護,與暹人享有同等之權利,得以安居樂業。故暹政府或暹國之鞏固及安全,當為公等心願,假如暹政府或暹國不幸而發生 | |
|
|
任何禍害,則公等亦必同受其禍害與暹人同等,故朕深信公等對於凡有危害暹政府之仇敵,育學生,則暹華人必能和睦為一致,增進兩方利益,使暹華兄弟民族,一心一德,共享福利,最後朕對於蒞會之華商,家長、全體教職工,全體學生,賜予祝福。願公等共享安樂,免除一切災難,身體日健,智慧日增,凡所營謀,隨皆各如其願。
佛曆二四七0年夏 |
|
|
|
|
|
進德學校簡史
卢钧元整理 |
|
|
客總進德學校重建校舍落成剪彩揭幕典 |
佛历二四五六(公元一九一三)年吾属有识之士李君兰舫、伍君佐南、陈君秉棠暨龙连寺住持果悟禅师等初赁越迪相府内二层店宇三座为校舍,五间课室共学生百余人,进德学校遂诞生于湄南之滨矣!次年获换越阁官地一块,并偿还搬迁费一万二千铢正,众议变通办法以教育为重,庙宇建在三楼。会所寓于其中,楼下为校舍。二四六零年二月校舍取用,又于二四六七年增购右侧空地一块,建筑课室六间,后以正座楼下辟为礼堂之用。 | |
|
|
佛历二四七零年三月二十日泰七世皇巴差缔朴陛下,命驾参观本京,明德、育民、培英及进德四华校,选择在进德宽大的礼堂为总训词地点,颁赐纶音;是日各属华校董事局齐集本校恭聆圣论,是本校之殊荣。二四七四年,经济不景气,交由客属会所接办,负责全部开支。其时特成立“校务委员会”主其事,推举伍君佐南及叶君云舫担任正副委员长。 佛历二四八二年九月发生战事,泰政府颁令收回全泰国各华校执照,不准教授中文。次年公推曾任泰邮政局长之邹怀元为校主兼司理,易名“拍柿学校”。迨至二四八八年八月日军投降。中国为战胜国之一,适时正副主席熊君均灵与熊君道南急求复校,乃召开紧急会议遴选吾属热心教育人士八十七人组织“复校委员会”着手申请,以安南巷原校址复办,获准易名为“曼谷进德公学”。招生公布后,侨胞们以中国为战胜国,一时报名者蜂拥而至,学习中文者众,造成校舍无法容纳,故经会议通过,另租赁素里翁路一座洋楼及一排单层排屋增设为第二校,定名为“暹京进德分校”,聘请汪君了侬为一、二两校校长、主持校政,培训师资。次年增购相连店宇四间,改建二层木屋一排增辟课室八间,解决了教育问题,使中华文化在异邦发放光彩。 翌年学校右侧一排木屋九间,占地一百六十三平方哇出售,公推伍总理竹林代本会洽购及向土地厅过名登记。随即组织扩建进德公学委员会筹备进行,新校舍绘制蓝图公开投标。佛历二四九五年二月九日恭请教育部长銮蓬裕提上将主持奠基礼,鸠共兴建,由郭君实秋任理事长熊君道南任副理事长。佛历二四九六年客总举行常年会员大会,第十三届理监会因变卖叻抛地区公产之过失,违反会章致被倒阁,另改选第十四届理监事会,结果由伍君东白再度任理事长,丘细见为副理事长,急速筹款完成建筑;不数月巍峨之四层楼新校舍乃告竣工,楼下及二楼辟为课室十六间,第三、四层 |
|
|
为大礼堂。为纪念伍君佐南初期创办进德之功德,理事会通过定名为“佐南纪念堂”于是年十月二十四日恭请教育部长銮蓬裕提上将主持揭幕典礼。又佛历二五二五年分校地主将土地转售他人,遭到迫迁之苦,最后经理事会议决与一校合併上课。 迨至二五四二年改选第三十七届理事会由林豹如君荣膺理事长,有鉴于原有校址陈旧且交通阻塞问题,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困扰,学子每况愈下,故经三月十六日常年会员大会通过搬迁至谷庄三桥先雷三巷建四层现代化新校舍,小学部及幼儿园各一座,并于佛历二五四三(公元2000)年五月十七日正式上课,教授中、英、泰三种语文,为国家教育之需造就人才。佛历二五五0(2007)年十一月十一日荣获教育部评选为“标准学校”并颁发证书,诚属客属之光。 |
進德學校榮獲標準證書 | |
|
|
|
|
|
|
|
|
|
|
|
|
|
|
|
|